|
|
|
国务院:医疗业是2014年深化改革重点之一-k8凯发5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号)(以下简称《深改通知》)。文章提出,要“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而且明确这里的服务业包括“健康服务业”。笔者仔细研读,总体感觉的是“五味杂陈”,兴奋着并“梦着”。 健康服务业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之一 从《深改通知》九个方面看,健康服务业至少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方向”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是“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着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突破点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改革举措”。这一方面就设计“健康服务业”。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特别提出要简政放权以及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及“法无禁止皆可为”,特别要求各级政府要将权力透明公开于社会。目前,卫生行业要特别注意,社会办医的审批,给权力划清边界,弄清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如,行政许可规定的审批时限是30天,超过则视为“许可”,很可能因此造成行政诉讼败诉。 三是在“着力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改革”方面,指出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项目,凡是能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要坚决交给市场。暂不具备放开条件的,要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市场导向、更好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在理解这一段话,我们要从两个层次看,一是可以交给市场的服务,可以由市场决定的一律交给市场;二是暂不具备条件的,估计就不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要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市场导向、更好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实际上实行渐进式价格改革方案,但目标是“市场导向”。 四是深化国有企业、科技体制等改革,要加快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服务业发展。其中指出,要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要做好,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五是“推进关系民生改善的各项体制改革”,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领域改革,构建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体系。文件特别突出,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兜住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 像选商品一样选服务服务,年底能完成? 《深改》指出,要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依靠改革推动和开放倒逼机制,加快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服务业发展。 这里面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图画”,就是“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看似一句很普通的话,涉及包括健康服务业在内的至少八个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升问题。对于健康服务业来讲,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否则“供方”短缺,难以给“需方”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市场化的格局,否则在不公平的竞争格局下,即使“供方”足够,也难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由此可见,在健康服务领域,要“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四大绊脚石阻碍市场改革”。厉以宁说,在中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阻力很大,第一个阻力就是利益集团的存在,改革可能会使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会坚持原来的做法。第二个阻力是制度惯性。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路径依赖。就是老路走惯了,适应了,就不想改了。第三个阻力是,中国还缺乏独立完善的市场主体,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不能自主经营,受到的捆绑特别多。这也阻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第四个方面,市场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没有信用的社会,不适合市场业务的开展。包括政府在内,作为交易一方,都应该讲信用。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和道德建设是同步的,而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 由此可见,让人民群众像选择商品一样有更多的服务可选择,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期待,其他行业是这样,健康服务业尤其如此。作为一个美好愿景,未尝不可,但作为今年深化改革的任务而且誓言年底完成,感觉太兴奋难以入眠。 编辑:小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