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k8凯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责任编辑:杨向东、陈小朝、赵明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pph技术培训中心 61001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都尚未完全明了的肛肠内科疑难病之一,单纯西药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若以中医治疗,只要辩证准确,无论是煎剂,还是中成药或是灌肠法,都会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众多;病机不明;中医辨证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非特性结肠炎症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 ~ 30岁最多见,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法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uc与遗传,免疫失调有关,遗传基因缺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免疫反应的异常导致了uc的发生。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现代医学的治疗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糖皮质激素、柳氨碱胺吡啶、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甚理想,副反应大,症状迁延,复发率高。 而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债房性结肠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实践证实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持久等特点,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广阔的前景,突现出明显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中医药治疗,重在辨明病机 1.1病机复杂,病程缠绵 据笔者考证,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名在中医典籍中无记载可考,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当属“泄泻”、“肠风”、“久痢”、“肠癖”等范畴。病因复杂,有外感、饮食、情志、脾虚等不同,情志因素是主要诱因,临证亦有寒、热、虚、实之别。但总的来说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始终存在着脾虚湿蕴的病机变化。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蕴,久而化热,下注大肠, 气血凝滞,脂络受伤,肠道传导失司,病位虽然在肠,但根源却在脾胃。脾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湿热蕴热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部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气滞、血瘀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环节,脾肾虚衰是本病的必然转归。脾虚与湿、热、滞、瘀交合,中夹情志因素,相互影响,致使本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 1.2病机与疗效 鉴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变化多端,因此在治疗唯有根据病机分期、分型论治,整体辩证用药,更需要内服中药与其他中医治疗方式合理配合,同时兼顾整体调理与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多以自拟方分型、分期治疗。如周玉和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肝脾不和、气滞湿郁、脾虚湿盛、寒热夹杂,分别施以疏肝理气,和脾化湿、温运脾湿、调和寒热法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3.5%。王奎平采用辩证结合辨病分期治疗,发作期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血导滞;缓解期治以健脾益气,佐以清热化湿,结果临床有效率达100%。 2.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方法 2.1中药内服治疗 2.1.2自拟方治疗 梁巧霞等认为,脾胃虚弱,湿热蕴蒸,肠络受损是本病病机,其中脾胃虚弱是根本。自拟健脾清肠护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 54%,对照组有效率为65.79%。王正国自拟养肠补溃汤(黄芪、党参、炒白术、黄连、败酱草、陈皮、薏苡仁、白头翁、苦参、白芍、秦皮、枳壳)随证加减治疗本病42例,总有效率86.30%。 2.1.3中成药治疗 郑秀芳[]采用自制的芪茶益肠胶囊(黄芪、白芍、儿茶、风尾草、黄连等)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刘振琦等(0]采用中药肠炎康胶囊(黄连、黄芩、白头翁、败酱草、黄芪、茯苓、薏苡仁、白术、柴胡、白芍、陈皮、厚朴、当归等)治疗本病60例,总有效率94%。
周放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满意。对照组药物: sasp2g、 泼尼松龙20mg、山莨菪碱10mg、庆大霉素16万u、1%普鲁卡因20ml、5%甲硝唑150ml。治疗组药物:黄连5g,云南白药4g,白芍、白及、煨木香、地榆各10g,马齿苋、白头翁、黄芩各12g,炮姜、赤芍各8g。加水500ml,水煎20min,取汁150ml,纳入sasp2g、泼尼松龙20mg。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邓叶芬等采用自拟中药方煎煮液灌肠治疗本病。药物为蒲公英30g、银花30g、连翘20g、野菊花20g、生地黄20g、地榆20g、甘草10g。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3%。张宏采用自拟黄蓝饮(黄芪、绞股蓝、炒薏苡仁各30g、柴胡、郁金、蒲黄、白芍、赤石脂、乌梅各15g, 半枝莲30g, 野菊花15g )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效果。若见便下脓血、下痢急迫、腹痛、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加苦参、黄连、赤芍、白芍、白头翁、仙鹤草、白芷;晨起肠鸣即泻,便如清水、便血色淡、面色苍白、气短神疲、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弱等,加党参、肉豆蔻、肉桂、金樱子、五倍子、仙灵脾、河子、黄柏、白花蛇舌草,总有效率为88%。叶东海等 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生肌收敛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灌肠治疗通过局部用药提高结肠黏膜局部的药物浓度,有利于病灶修复,且避免了整体应用收敛药物恋邪之弊,可弥补整体辨证用药之不足。 2.3其他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尚有针刺、隔药灸等治法。如刘炳锐等 选神阙穴敷药加灸治疗。朱世楷以中药口服、灌肠、脐外敷的三位一体治疗,采用具有穿透力强、吸收快特点的脐部外敷给药方法,使用脐部外敷经验方(公丁香、艾叶、补骨脂、肉桂、木鳖子、柳树皮、五倍子等)扶正升阳、温中止泻。实现了多种中医药治疗方式的合理配搭,应当予以重视。 【总结】 2. 3.2中药内服治疗报道较多,中药其他方式给药,如:针灸、推拿治疗报道较少。各种治疗方式缺乏系统的整合,精于内服汤剂处方的医者往往不擅针灸,长于外治、局部治疗的医者则不擅汤剂处方。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诊断、治疗加以重视,深人研究,进而构建一套中医药各种治疗方式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施原则。 上一篇尿路造口护理方法与技巧下一篇回肠造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