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5

文章
  • 文章
搜索

沙棘-k8凯发

  种中文名:沙棘

  种拉丁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科中文名:胡颓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属中文名:沙棘属

  属拉丁名:hippophae

  学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中国植物志:52(2):064

  形态描述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m,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河边、高山、草原。

  性状描述

  采制 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分布情况

  它的地理分布很广,在东经2°-123°北纬27°一69°之间,跨欧亚两洲温带地区,分为六个种和十二个亚种。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目前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辽宁、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19个省和自治区都有分布,总面积达1800万亩。

  我国天然生长的沙棘主要有以下种(亚种):

  中国沙棘亚种,面积最大,占我国沙棘资源面积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目前我国在水土流失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即是这种沙棘。

  中亚沙棘,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南。 中亚沙棘的生境,远处杨树后的雪山是昆仑山脉

  西藏沙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肋果沙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蒙古沙棘,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北。俄罗斯主要以这种沙棘为育种材料,培育出了大果沙棘良种。

  柳叶沙棘,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开发研究较少。

  云南沙棘,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等地区。开发研究较少。

  江孜沙棘,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部。开发研究较少。

  药用价值介绍

  化学成分

  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b-d-glucoside)、异鼠李素-3-b-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瘀血经闭。

  【英文名】 fructus hippophae

  【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子、黑刺、醋柳、沙枣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鉴别】

  (1) 果皮表面观: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皮上鳞毛较多,由100 多个单细胞毛毗连而成,末端分离,单个细胞长80~220μm,直径约5μm,毛脱落后的疤痕由7~8个圆形细胞聚集而成,细胞壁稍厚。果肉薄壁细胞含多数橙红色或橙黄色颗粒状物。鲜黄色油滴甚多。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及盐酸3~4滴(必要时置水浴上稍加热),显红色。

  【性味归经】酸、涩,温。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在1000多年前,人们发现经常食沙棘果的当地居民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特别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在西藏中,喇嘛称沙棘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100年前,前苏联科学家对沙棘进行研究,发现其果实含有3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30多种成分可治疗肠胃炎、胃溃疡及等,并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

  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能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妇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沙棘最有价值之一的就是沙棘油,沙棘油中含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

  沙棘中sod活性成分丰富,每克沙棘鲜果sod含量达到2746.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4倍。它可以阻断因体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这种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外对沙棘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在国际市场上沙棘食品争相抢购,沙棘油每公斤可卖到60美元。俄罗斯等国把沙棘食品和饮料作为特需营养品,提供给飞行员、病人。中国生产的科林牌沙棘籽油是国内外公认的高品质、高技术保健食品,通过美国有机食品认证、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日本有机食品认证。并提供给国内以及国外各类,对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具有显著作用。沙棘油作为新时代的保健食品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沙棘多分布于我国地广人稀的“三北”地区,未遭受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用沙棘加工的食品、饮料、保健品等迎合了现代人返朴归真、养身保健的心理,同时,又可以满足人们从温饱食品向无污染、安全、营养型食品转变的追求,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古代一个原始部落中,牧民不忍杀掉疾病缠身的老马,将它们放逐于广袤的山野中。不久,这群马又出现在帐篷外,雄姿骠悍。牧民们以为有神相助,跟踪马群来到一片茂密的果林中,见群马以一野果为食,便称此果为“圣果”。这种神奇的圣果学名叫做——沙棘。

  一、时间

  种植沙棘春秋两季均可。一般春季在4月-5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树木落叶后,土壤冻结前。秋季栽植的苗木,第二年春天生根发芽早,等晚春干旱来临时树已恢复正常,增强了抗旱性,秋季种植比春季种植效果好。

  二、种植密度

  每亩(666平方米)300株。株行距1.5米x2米。沙棘树是雌雄异株,雌雄比例是8:1。树穴的规格树苗的大小而定,一般为直径35cm,深35cm。苗龄是二年生的嫩枝扦插苗为好。

  三、种植方法

  栽树时就怕窝根,如根系偏长,可适当修剪,使根厂保持在20-25cm即可。在填土过程中要把树苗往上轻提一下,使根系舒展开。适量浇水。树穴填满土后,适当踩实,然后在其表面覆盖5-10cm松散的土。

  四、生长管理

  沙棘的生长分四个阶段:幼苗期、挂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后二年内,以地下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3-4年生长旺盛,开始开花结果。成年沙棘树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进入旺果期。由于土壤条件和管理的不同,进入衰退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树龄15年后进入衰退期。

  五、剪枝

  沙棘长到2-2.5米高时剪顶。修剪的要点是:打横不打顺,去旧要留新,密处要修剪,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修剪好,树冠圆满产量高。

  [1沙棘油是沙棘的精华,医学临床表明,沙棘总黄酮可以降低高血脂、软化血管。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血管壁沉积物,磷脂能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加速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沙棘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慢性便秘均有极好作用。沙棘中含有的酸、草酸等有机酸具有缓解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毒性作用,保护肝脏,赖氨酸是肝细胞再生剂。沙棘中的磷酯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成分,可促进细胞代谢,改善肝功能,抗脂肪肝,抗。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羟色胺等可阻断黄曲霉菌等致癌物质或病菌的侵害,具有明显辅助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沙棘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沙棘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就具有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系统疾病均有很好作用。

上一篇苏合香下一篇西瓜皮

联系凯发k8官网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南福星医药园7幢7层1-8

027-82302765(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9  159-2709-3927(行政/采购咨询)

steadlive@foxmail.com

关注k8凯发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
- 护理师小梅
- 护理师小紫
k8凯发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